中心简介

中心名称: 服务制造模式与信息化研究中心

所属学科: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涉及学科: 1202 工商管理

研究活动类型: 综合研究

主管部门:省厅(教委)

是否与院系同级: 

所属学校: 江苏科技大学

依托重点学科: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省市级]

依托博士点: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1)中心原有基础及现状



本中心通过与国内很多造船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仅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船舶制造企业行为数据、状态数据和绩效数据等特征数据,还为国家和部省级项目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凝炼问题的基础,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经费,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相互促进科研格局。



近五年,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研究基金,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企业委托等各类科研项目22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0余项、部省级项目50余项,1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研经费到款6000多 万元,其中政府计划项目到款1800万;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国际权威期刊、SCI/SSCI/EI收录50余篇,出版专著18部。承/协办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4次。

十五”以来,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等部省级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等部省级三等奖6项,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3项以及其他多项哲学社会科学奖励。

(2)中心建设目标、重点方向

1)在学科建设方面:继续加强江苏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优势研究方向的凝炼,建设好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成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在全国“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位比提高10%以上,在国内外同类一流水平学校中做出特色。

2)在服务全国、服务江苏经济发展方面:本学科继续保持、提升为江苏船舶工业发展服务的突出地位,打造品牌专业,成为造船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成一流的船舶行业信息系统与管理咨询服务平台和江苏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把船舶集成制造管理系统、项目管理与成本工程系统、舰船综合保障与运维管理系统等进一步完善、提升,并扩大推广应用,为江苏省成为造船强省作出突出贡献。

3)在传统优势特色学科方面:重点扶持、重点投入,多出高水平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在国内同行中的优势地位和竞争力,并扩大在国际同行中的影响;并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进一步转化为优质教学实践资源,建成国内有影响、省内知名的“基于云的‘影子工厂’教学实验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并向省内高校开放,形成新的优势与特色。



(3)中心建设思路和措施

 1)主要思路

紧密围绕中国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和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江苏沿江沿海开发战略,以海军国防和江苏省船舶工业的发展需求为牵引,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IT为依托,结合学科前沿,保持和强化鲜明的船舶与国防特色,发挥优势,加强研究条件建设,使得本学科的优势研究方向进一步加强,特色和优势进一步突出。

2)建设措施

加强人才需求、企业管理需求内在分析,科学定位。积极响应国家、江苏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导向,加强学科建设统筹规划。紧紧围绕船舶制造企业、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海洋工程、海军重大装备等主题,立足现有优势,科学定位,多学科实质性融合,进一步深入拓展传统优势学科方向的研究内容,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

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大平台,充分发挥学科服务对象特色。仅仅围绕船舶制造企业、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和海洋工程项目,以国字头项目和国字头成果为抓手,努力做到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转化相互促进,做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优势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和特殊的人才培养措施(“低职高聘”,自评“杰青”)以校内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和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工程为契机,加强学科对拔尖科研人才和科研团队的支持力度。

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推进技术有效转移,联合省内骨干企业共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研发中心、研究生工作站,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本科生、研究生。



Copyright © 2009-2014 http://csmi.jus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长晖路666号  邮编:212100  咨询电话:0511-84401166  传真:0511-84448789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